中诚信国际:车险改革再度深化,财险行业理性发展仍是监管重点;租赁行业进入市场出清阶段,警惕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首页    创新发展    学界动态    中诚信国际:车险改革再度深化,财险行业理性发展仍是监管重点;租赁行业进入市场出清阶段,警惕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来源:中诚信国际

 

1215日,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诚信国际2021年信用风险展望年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信用市场展望”成功举办。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大资管时代下财险行业、租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财险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较高,从过去10年的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总体呈现总量不断扩大,但增速逐步放缓的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经历了因疫情冲击大幅下滑并逐步修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上半年汽车行业销量持续低迷,财险主要险种车险保费增速维持低位,非车险保费增速有所下滑。

 

受此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财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592.17亿元,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81.38%,但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8.44%。从行业整体的险种结构来看,车险一直以来是财险行业的主导险种,也是推动行业保费规模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之一。2018年以来随着商车费改的深入推进和新车销量的持续下滑,车险保费增速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其在财险公司总保费中的占比也呈现下行趋势。在新一轮车险综合改革落地后,202010月财险行业实现车险保费收入618.37亿元,同比减少6.45%,但件均保费及件均保额分别为1,340.84元和68.28万元,均实现明显提升,车险综合改革效果初显。车险综合改革的短期目标是“降价、增保、提质”,对财险公司定价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将催化行业经营的进一步分化。非车险业务方面,从过去10年数据来看,健康险、信用保证保险、责任险和农险增长较快,对保费规模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尤其是健康险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支撑财险公司保费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财险公司销售的健康险产品为短期性产品,且不能保证续保,较难满足投保人长期健康保障的需求;同时,现阶段财险公司健康险业务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险种的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居高不下。

 

中诚信国际认为,基于上述原因,虽然预期健康险将是财险行业保费规模的增长点,但是短期内仍无法引发财险行业险种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未来,财险公司仍需加强细分险种的定价及风险管理措施,关注盈利质量,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租赁行业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经历了因疫情冲击大幅下滑并逐步修复的过程,2020年前三季度,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发债结构、发债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方面均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融资成本及债券发行结构方面,2018年以来,租赁公司发债的平均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各类债券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疫情期间,市场利率大幅下行,租赁公司加大了长期债券的配置力度,2020年前三季度发行的中票及长期限公司债券占比达到34%,较上年增加9个百分点。发债规模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租赁公司发债规模较高,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88%,除了参与发债的租赁公司家数增加外,发债主体的集中度亦有所提升,发债规模排名前五的租赁公司发债金额约占全部租赁公司发债总额的50%,租赁公司头部效应逐渐显现,同时资本市场对租赁行业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资产质量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租赁公司资产质量有所承压,租赁公司涉入较多债券市场违约企业。此外,作为租赁公司的重要资产投向的城投类资产,其近年来屡有非标违约爆出,虽大部分最终实现兑付,但其流动性风险仍较高。租赁行业已经进入市场出清阶段,部分租赁公司已出现净利润负增长甚至亏损的现象。

 

中诚信国际认为,局部风险频发为租赁行业敲响警钟,租赁公司需持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警惕资产质量大幅恶化风险,同时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0年12月15日 12:39
收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及图片均选自国家部委、正规公益组织、合法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媒体,均属于非盈利性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