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 中国地方政府推进债务改革,为国企提供支持料将更具选择性

首页    宏观研究    标普: 中国地方政府推进债务改革,为国企提供支持料将更具选择性

 

来源:标普全球评级

 

2020123日,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中国持续以多元化方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No Hiding Off-Budget Risks For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表示,中国地方政府(LRG)为国企提供支持的资源变少。由于地方政府在努力走出新冠疫情的冲击,其在向国企提供支持时可能变得更有选择性,同时可能会提高对国企违约的容忍度。

 

标普全球评级信用分析师朱素徵表示,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中国地方政府将谋求加快债务管理改革步伐。减少对国企的支持将是其中的主要举措之一。

 

标普预估地方非金融国企的累计债务占GDP的比重大约为60%其中一半的债务被视为隐性债务,意味着是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款相关的负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市场化程度不那么高的一类国企,旨在提供公共服务, 承担重要政策性项目和促进地方发展。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各自所属地方政府全资所有。

 

中国地方政府正试图改善其融资平台的效率以降低债务负担。他们力推更加市场化、以盈利为导向的业务,同时在努力改善信用指标。标普的基本情形假设,随着中国经济复苏,2021202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性收入的增速将略高于债务增速。

 

债务负担高企依然是大多数地方政府面临的首要风险,同时新冠疫情迫使政府增加举债以落实逆周期调节措施。将相关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纳入标普的评估后,标普预估地方政府2023年的税收支持债务水平将达到峰值,对合并收入的比率约为240%。但是,如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更快得到控制,在此上行情形下,该比率将为230%

 

在中央政府牵头推动提升国有企业效率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指标一度逐步改善,直至2019年相关指标再度弱化。2019年开始土地管理法修改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上升,标普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的趋势;之后新冠疫情爆发,地方政府的总体财政需求因此增加。

 

标普预计20212023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债务的年增速(主要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驱动)将处于相对温和的5%-10%区间,在过去,预算外债务年增速于2013-2014年达到峰值超过了20%2014年出台政策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得以通过提高该类直接债务融资的比例,持续调整其融资结构。除了透明度提高,标普认为,直接债务更可能获得中央政府的更多支持。

 

近些年中国容忍更多国企违约,标普认为这种情形还将持续。简而言之,随着地方政府可用资源变少,对于商业决策失误的疲弱国企,地方政府可为其提供的支持也会变少。这是因为国企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而杠杆率却居高不下,标普预测未来23年地方政府赤字将处于高位,约占收入的15%尽管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扮演了政策性和促发展的角色,通常受益于更高水平的政府支持,但标普同时预计实力较弱地方政府下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将出现更高的违约率,部分原因在于它们越来越多地转向商业化经营活动。

 

容忍更多国企违约,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改革的三大举措之一。另外两大措施是:增加直接发债;控制预算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部门的风险。

 

2020年12月3日 10:08
收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及图片均选自国家部委、正规公益组织、合法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媒体,均属于非盈利性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及时删除!